发布时间:2020年1月11日 来源:www.sdyumaofen.com 返回列表
羽毛粉在国外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在国内也有很多厂家开始生产羽毛粉了,但是由于加工工艺不合理,设备等问题造成羽毛粉质量差距也较大,再说羽毛粉质量的时候,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羽毛粉的评价指标,生物学效价包括消化率、吸收率、代谢率、同化、有效性、可利用率等多重含义,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认识。不同学者所下定义略有不同,但意义相近。
再来说一下工艺,目前,在国际国内处理羽毛粉的方法有5种——高压蒸煮加工法、挤压膨化法、酸碱加工法、微生物发酵法、生物加工法。
我们研究了物理加工法与生物加工法相结合的方法,先将羽毛粉粉碎至微米级后用解朊酶进行体外处理,通过对试验组(经处理过的羽毛粉)和对照组(未经处理过的羽毛粉)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表明此加工工艺可大大提高羽毛粉的生物学效价。
其中高压蒸煮法(即高温高压水解法)最广为使用。由于是采用物理加工,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用此法加工的羽毛粉其胃蛋白酶消化率普遍在75%~80%,还未充分提高其生物学效价。而且,高压蒸煮法严重地受到加工压力与加工时间的限制,许多学者在研究并讨论加工压力与加工时间对羽毛粉胱氨酸含量的影响时,发现其结果与单独用加工压力或加工时间所研究的结果相似,都认为Cys对热最敏感,损失量很大这就大大加深了氨基酸的不平衡性,从而也降低了羽毛粉的生物学效价。
生物加工法处理的产品成本较高,但此法处理的羽毛粉消化率与5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远高于高压蒸煮法水解羽毛粉,即其生物学效价高于高压蒸煮法。而粉碎羽毛粉属于物理加工过程,虽然此法未能充分提高羽毛粉生物学效价,但其生产成本明显较低。因此,为了解决目前羽毛粉生产中的矛盾,使其在降低或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又能充分提高生物学效价,采用物理法与生物法相结合的复合处理,使其两者在生产成本上起互补作用(低成本的粉碎加工与高成本的酶处理相互抵消),在生物学效价上起促进作用(粉碎后的羽毛粉增加酶处理的接触面积),并通过了一系列的具体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论。